2018年2月6日 星期二

有效經營客戶-讓你周周報件的6Call系統 (Part1)


公司在107/02/03開始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行銷管理課程,首先進行的是周周報件的客戶經營系統,課程簡稱「6CALL系統」。


過去我們常常要求自己與業務同仁要落實一日三訪或是一日五訪,這樣的要求無非是要讓我們養成定時定事的經營習慣,但是人的精力與記憶力是有限的,往往我們最終拜訪的客戶,都只趨向於有機會成交的客戶,而那些需要被經營的客戶都被丟在記憶的一角,讓人惋惜與無奈,而「6CALL系統」就是讓我們去系統化的管理我們的經營模式,讓我們從隨機式的經營,培養成有固定頻率,有系統的經營方式,讓所有客戶都能被有效經營,就讓我們看看這套系統的魅力吧!

6CALL系統|經營循環


「6CALL系統」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,也就是要建立屬於自己的經營循環,大體上可以歸類為圖下的架構,首先你要有足夠的客戶量,透過定義及分級,我們將客戶歸類為A、B、C、D四類,依照等級的不同,我們將安排不同時間點的經營服務,這就產生了固定頻率的經營服務時間,在每次與客戶接洽的過程中,我們了解客戶需求,進而促成保險商品,這也就是這個系統的整體循環。



一、何謂足夠的客戶?

(一)我的客戶有多少?如何定義我的客戶?

首先想想自己手頭上可以列出的客戶有多少呢?課程當中有些夥伴說明自己列出的客戶名單約為50位,有些夥伴列出的客戶名單有150位,下列是學員原本所認知的客戶定義。

只要電話中開發到的人,都是屬於我的客戶。只要有電話,可以聯繫到的都是客戶。

(二)我的客戶夠嗎?開發客戶難不難?

有些學員因為剛進入業務工作,客戶量尚未累積足夠,有些學員儘管已經進入業務工作一段時間,但累積的客戶量仍然不足,究竟開發客戶難不難呢?讓我們聽聽客戶名單有150以上的分享。

開發客戶並不難,因為自己平時在路上或是一有時機點就進行開發。只要逢人就說,讓銷售生活化,足夠的客戶名單是很簡單的。

上述的分享,無非就是逢人就可以進行開發,但不見得人人都有辦法這樣做,其實問題來自於一個概念,把「開發視作成交」,當我們把這兩件事情看待為同一件事情時,會讓我們無形中帶來壓力,讓我們認為只要開發就必須要成交客戶,但實際的狀況應該是,我們開發了客戶名單,經過一段時間的經營,進而促成保險商品,這中間的經營被我們忽略掉了。

(三)重新定義「開發」

過往的經驗分享中,常常會發現業務員開發了一位客戶,經歷了一些事情,就可以成交這位客戶,但事實上這位業務員手頭上有許多沒有成交的客戶沒有說出來,進而產生開發就等於成交的錯誤資訊。

讓我們重新定義「開發」,只要你遞出名片,有辦法連絡的上就屬於開發的定義。通過重新定義,我們讓學員重新估計客戶數?,發現學員認知到自己的客戶其實不僅僅只有原有認為的那麼少,下列是學員分享的內容。

原本只有40-50人,我認為需要遞交建議書才算是客戶,但重新定義後,我只要有遞過DM就可以算是算是被開發的客戶,變成了150人。
之前認為只有50人,因為焦點放在可能成交的,那些原本不是那麼可能成交的,就被忽略了。當重新定義開發後,我發現我可以看見其他的客戶,我覺得手頭上有250人的名單

當我們釐清「開發」客戶的定義後,我們可以清楚如何讓自己有足夠的客戶量,只是我們手頭上已經有名單了,我們又該如何有效的經營?我們透過後面的章節來講述。

二、如何跳脫業績起伏的困境

業務工作有一件很尷尬的狀況,就是業績起伏不穩定,有些人是收入高的不穩定(平均收入高於一般非業務工作者),有些人是收入高低不穩定,有時候入不敷出。因此,我們有必要深入了解,該如何讓自己的業績保持在高績效,以下是學員分享自己業績起伏的原因?

  • 沒有持續的拜訪客戶
  • 手頭上沒有足夠的客戶
  • 有時行程滿檔,有時沒有安排行程
  • 上月收入不錯,下個月就想要休息(沒有意願做更多)
  • 沒有壓力督促自己隨時保持高績效

(一)業績起伏主因「只看AB不看CD」

上述是學員分享的原因,讓我們聽聽講師是如何剖析業績起伏的原因,首先有一個關鍵點,業務同仁多數的焦點只放在準備成交的客戶(AB級客戶,註1),而忽略還沒有要買的客戶(CD級客戶,註1),但是AB級總有用完的時候,績效起伏是因為手上沒有AB客戶了,但始終要記住一句話,沒有CD哪有AB,一堆的CD客戶,他們需要被管理,持續經營才能有效的讓CD級客戶轉變為AB級名單。

註1:客戶分級


本文所指的ABCD級客戶為業務員自行判斷的等級,其中判斷為可以短期成交的客戶為A級與B級,無法短期成交,或是客戶尚無任何需求的列為C級與D級,分級的方式可以用多久期間內可以成交的方式區別,如下列預估有成交機會的時間點所示。
  • A級客戶:預估30天內有機會成交
  • B級客戶:預估90天內有機會成交
  • C級客戶:預估半年內有機會成交
  • D級客戶:預估半年後才又機會成交

三、複訪重要嗎?

上述談論的經營模式就是別只在乎準備成交的客戶,你得要撥出時間來關心那些短期不會與購買的客戶。被封為世界上最偉大的銷售員-喬吉拉德曾經在自己的著作中寫到「80%的成交,是由追蹤而來的」,持續追蹤的重要不言而喻。

(一)80%銷售靠追蹤

  • 1%的銷售是在電話中完成
  • 2%的銷售是在第1次接洽後完成
  • 3%的銷售是在第1次追蹤後完成
  • 5%的銷售是在第2次追蹤後完成
  • 10%的銷售是在第3次追蹤後完成
  • 80%的銷售是在第4~11次追蹤後完成

(二)用複訪提高信任感

很多時候我們會把時間花在專業及技巧,但是隨著培訓時間增加,業務同儕間的專業能力及技巧大多不會差異太大。因此,最終會拉大距離的是你是否可以持續擴大客戶對你的信任,如下圖所示。而複訪的目的不僅在了解客戶的狀況,更多是在培養信任感,並續將客戶對我們的信任程度持續擴大。





客戶跟我們的信任關係可以透過持續的接觸累積出來的,當我們從接觸次數的角度出發,透過持續的接觸,我們可以判斷客戶的等級,當客戶不願意與你多談的時候,就需要透過比較長時間的經營,才有機會把關鍵性的財務資訊透露給你,這都是一點一滴談出來的。因此,當客戶無法立即成交的時候,就必須要懂得持續經營。

(三)成交欠缺的關鍵要素「經營」

前者有提及多數業務同仁都慣性的把焦點放在可成交之客戶,因此多數的行銷流程為建立名單→邀約客戶→蒐集需求→送建議書→促成,如下圖所示,重點都只放開發及成交這兩個階段,忽略了經營的重要性。


(四)、倒三角形推銷法(水到渠成)

上述的經營模式,其實就像是獵人一樣,不專注於經營客戶,而是透過大量的約訪與個人的行銷技巧來進行促成。如同下列左圖的經營方式,這樣模式比較辛苦的地方是需要大量的尋找客戶,愈是接近促成的階段,會需要愈用力,才有辦法促成。而6CALL系統注重的是經營,隨著經營模式的調整,如同右圖彷彿農夫的概念,先透過培養客戶的信任感,從中發掘客戶的需求,進而促成(經營模式並無對錯,僅僅只是選擇)。6CALL系統就是讓我們可以有效的培養信任感的系統之一。


四、經營要避免落入隨興式的複訪模式

常常有人認為定期的經營客戶(巡田水),是做白工(無差工),因為多數人認為定期經營就必須要有成交案件,才算是有效的經營,這讓我們容易變得只看AB級客戶不看CD級客戶,也讓我們的經營模式變得隨興。

(一)何為隨興式複訪模式?

  • 想到、順路、有空
  • 掛一漏萬,再訪已是百年身 人物全非
  • CASE掉了
  • CASE冷了
  • 不熟的依舊不熟
  • 保戶成為陌生人
因此,需要一個有效的工具來管理客戶與自己的經營行動,明確清楚那些客戶要早些聯繫,那些客戶要晚些聯繫,但不論早晚都會經營到所有客戶,最大程度避免漏掉的情形。

(二)如何進行6CALL系統的經營模式

系統化經營的關鍵有三個,分別為紀錄、分級、執行,如同下列圖表所顯示的方式,開始系統化經營客戶前我們需要確認客戶目前的狀態,如果客戶不願意與我們聯繫,則可以很明確的判斷屬於D級客戶,依照客戶等級來決定下次複訪的時間,依此進入經營的循環系統中。


(三)客戶分級及複訪頻率

如同下表客戶的分級為ABCD,每一等級都需要有不同的拜訪頻率,目的是為了避免我們過於頻繁地拜訪客戶,同時也避免毫無規律的拜訪,等級與頻率整理於下表。


例如有一位客戶剛剛成交完畢,你認為這位客戶近期沒有購買的需求,因此我們可以先把他重新定義為C或D級客戶。若我們判斷他是C級客戶,我們就可以把他的複訪時間排在第六周。

複訪就是累計彼此的信任關係,D級客戶一年可以見到四次,C級客戶一年可以見到八次,將心比心,當客戶需要保險規劃時,是找一個定時拜訪他的業務員,還是找一位幾乎不見人的業務員呢?

(四)如何判斷客戶等級

對於業務主管來說,如何判斷客戶的等級是無法傳承的,只能透過系統化的方式讓業務員自己持續操作,來提高判斷的精準度。舉例我們過程中,把CD判斷成AB,在洽談時,客戶的表情有難色,無法順利談到促成,則代表判斷錯誤,把客戶從AB改為CD就好,我們只能從每次的判斷錯誤中去學習如何判斷。

五、複訪的難題?

我們已經知道,透過持續複訪的方式,可以有效經營客戶對我們的信任感,但實際操作時,會發生許多困難點,例如下列列出的項目,都是進行這套系統時,需要被克服的。
  • 客戶冷淡
  • 不知道要說什麼?
  • 不好意思
  • 幾周前才聯絡
  • 忘了他是誰

六、如何執行6CALL系統

這套系統確實很棒,小編為免除部落格有侵權之嫌,這裡提供不算是業配文的葉佩雯,本書詳細說明如何操作,以及完整的表格內容。

好書推薦「成交水到渠成!-周週報件的6CALL經營管理學」,詳細連結如下:https://6call.club/rd_book.cfm?i=20

6CALL系統|定時定事

業務工作中常有一個盲區,就是會覺得我們已經很努力的在經營業務工作,但是付出與報酬呈現部對比的狀態,這真的會讓人很灰心,只是在陷入這樣的不舒服之前,先讓我們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,讓我們好好檢視一下實際情形。

一、定義生產力時間

首先業務工作的收入來自於成交一筆生意,因此忙碌與錢無關的事物,都是屬於無生產力的,如同下表顯示:


二、透過BOX TIME進行覺察

每位業務員都要了解自己的行程表,透過自己常用的周行程表來檢視自己的業務行程,周行程表如下圖所示(可使用自己慣用的行程表)。依照個人的行程,我們依序下列的步驟,把非生產力時間畫上一個大叉叉,代表那一個時段並不會為你帶來收入,步驟如下。



填寫下周的行程

  • 六日工作嗎?不工作則畫叉
  • 每天有開會嗎?如果有開會就畫叉
  • 有安排客戶用中餐嗎?沒有的話,就在用餐時段畫叉
  • 晚上會工作嗎?沒有的話就畫叉
  • 有安排學習或輔導的時間嗎?
  • 沒畫叉的空白處,填入S行銷或R增員行動
  • 計算每天的行銷時數,計算每周的行銷時數
  • 下周填寫完畢,則開始填入下下周
仔細觀察行程表,內容是否有安排行政流程,只要不是見客戶,都算是行政時間。

#生產力時間規劃參考值:新人及資淺主管的行銷時數平均值為25小時,資深主管的行銷時數平均值為20小時(資深主管的時間分配必須考量組織發展,實際行銷時間將會有所壓縮)。


透過這樣的自我分析,除了可以讓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實際工作時間外,更可以讓我們重新檢視是否有落實自己的行程規劃,例如客戶當下沒辦法拜訪,就要有其他客戶可以進行拜訪,而不是把這時段進行其他非生產力的工作項目。也就是真的要把行程時間鎖住,該做行銷就做行銷,該做行政事務就做行政事務。

如果你的行銷時間被別人偷走了,也就是有人偷走了你賺錢的時間。讓我們用數學的方式來計算我們怎麼被人偷走賺錢的時間。如果你年度目標是收入100萬,每個月的收入目標就是8.3萬元,平均每周的目標收入就是2.08萬元,如果我們六日不工作,每週工作五天,每天就是4,166元,每天行銷時數4小時,每被偷走一小時,就損失約1,000元。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常常被偷走行銷時間,假如平均銷售時間有25%被偷走(不論是客戶改約或是其他個人因素),我們相當於損失了25萬元的收入,你還不重視這件事嗎?

以上有效經營客戶-讓你周周報件的6CLL系統 PART I,所談論的經營循環及定時定事就到這裡告一段落,若您對課程有興趣了解,請上網搜尋「6CALL系統-方瀧五(方老師)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